香港一处豪华地块在周二拍卖会上卖出了创纪录的价格。这跟政府冷却高端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唱出了对台戏。
82岁的富豪李兆基(Lee Shau-kee)以18.2亿港元(2.33亿美元)的价格购得这个地块,折合每平方英尺68,000港元。李兆基掌控着蓝筹房地产企业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Co.,简称恒基地产)。
拍卖商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说,这个价格高于市场预期,也是香港拍卖豪华住宅地皮的纪录价格。
地块位于香港豪华的山顶区,为李兆基的家族为自己购得。拍卖结束后,李兆基的儿子李家诚(Martin)对媒体记者表示,李家准备在这里修建三到四栋房子,但他没有进一步说明。地块名叫“Falconridge”,是香港另一位房地产富豪许世勋(Hui Sai-fun)交付拍卖的。
一个星期以前,香港政府以34.2亿港元的低价格拍卖了郊区的一个地块。该地块位于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用于修建高密度住宅。
这个价格被普遍视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信号。人们认为,由于政府态度强硬,并采取包括限制大额房贷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香港炽热的房地产市场或许正在冷却。
香港居民很关心地价,将它视为整个市场的晴雨表,特别是在知名企业和个人参与拍卖的时候。
周二的拍卖结果似乎说明,香港的大众住宅市场可能正在走软,但豪宅市场的表现仍旧强劲。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房地产分析师David Ng说,豪宅市场可以保持它的溢价。
他强调,亿万富翁们有的是钱,为了配置财富或仅仅是炫耀地位,他们不在乎拿出巨资来购买地产,而大众住宅市场与此无关。这位分析师预计,接下来一个大众市场住宅地块的拍卖将再次显示出市场的谨慎心态。
随着资金、特别是来自内地买家的资金涌入香港,去年香港房价平均上涨近30%,今年以来涨幅接近8%。
位于纪录低点的按揭利率水平推动了地产价格上涨。香港利率水平主要受到境外因素影响,因为港元一直采取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
听闻普通民众因为被挤出楼市而抱怨不已,香港政府官员从去年秋天开始采取措施平抑房价。
港府将售价超2,000万港元房产的按揭成数上限从此前的70%降至60%。
政府还提高了豪宅印花税,并承诺销售更多政府补贴房。为增加供应,政府还将在未来几个月拍卖两块位于黄金地段的地皮,其中一块位于山顶区。
在谈及香港昂贵的地产市场时,李兆基是个广为人知的名字。
他名下的恒基地产去年10月份将一套公寓卖出了全球最贵的天价,该公寓位于干德道39号的“天汇”楼盘,面积6,158平方英尺(约合573平方米),售价高达创纪录的5,660万美元。
这桩地产交易成为千夫所指,人们藉此批评政府没有尽力调节地产市场。它引人瞩目之处还在于它一反楼层编号常规,把46层编成了更吉利的88层。
Falconridge这样的地产很少上市出售。这条街有很多殖民地时期的住宅,居住密度较低,美国总领事府邸也位于此地。
在四年前的一次拍卖中,山顶区一块类似地皮拍出了18亿港元,合每平方英尺42,169港元。
地产顾问公司Professional Property Services Ltd.主席蒲禄祺(Nicholas Brooke)说,周二地皮拍卖的高价并不意味着政府的楼市降温措施无效。(华尔街日报)
李兆基家族毫掷18.2亿购地 拟在山顶建私家豪宅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人称“四叔”的李兆基旗下恒基地产,在去年10月以天价出售香港西半山天汇顶层单位之后,昨天四叔家族又以天价18.2亿元(港币,下同)力压新地夺得山顶白加道豪宅地,创下楼面地价每呎6.8万元的香港有史以来最高纪录,相信也成为当前全球最高住宅地价。代表四叔勇夺新地王的次子李家诚表示,地皮将重建为三至四幢独立屋作为家族成员居住。
恒地去年以呎价逾7.1万元的天价售出西半山天汇顶层复式,创出全球分层豪宅呎价纪录,李兆基家族昨再以天价夺心头好,以18.2亿元击退新鸿基地产,投得山顶白加道35号“Falconridge”,呎价达68,228元,远高于市场预期。业内人士指出,倘该地皮日后发展为独立屋出售,每呎售价至少达10万元。恒基地产副主席李家诚表示,此项目以私人名义购入,计划再斥数亿元建筑费,兴建3至4幢独立屋供家族成员居住,包括父亲李兆基。
李家诚于拍卖后表示,投得此地皮与上市公司无关,主要是家族自用,他称,地皮成交价与家人预期相若,认为成交价格合理,并说:“此地皮罕有,千金难买心头好!”
负责拍卖的仲量联行国际董事兼住宅部主管曾焕平于拍卖后亦表示,成交价接近地皮持有人的底价,地皮每呎成交价达6.82万元,属好价,原业主中建企业许世勋家族亦对是次成交价感理想。他认为,该地皮对于山顶一带可重建项目及超级豪宅项目而言,具有指标性。他指出,该地皮地契十分宽松,重建亦毋须补地价,现有租约将于今年底完结并交吉。他预期,该地皮每呎建筑成本约8,000至10,000元,即建筑费逾2亿元。
拍卖规定,买家要即时支付首期按金1亿元,附加按金连首期按金相等于买卖价20%于5月20日下午5时前支付,整项交易须于今年6月30日12时完成。
据悉,由于许世勋家族持有物业众多,今次放售白加道35号主要为了重整资产,专注核心业务。白加道35号为许氏家族旗下最矜贵的豪宅项目之一,楼龄约30 年,一直作收租用途,租约全部至今年底到期,地皮划作“住宅 (丙类) 3”用途,地盘面积5.335万呎,以0.5倍地积比率计,可重建为2.6675 万呎楼面,现时建有一幢6层高住宅大厦,于1981年落成,提供8个面积约3,300平方呎的住宅。该项目于去年底已获批重建为4幢3层高的独立屋,有利新买家日后作重建。(人民网)
新政频压 内地投资客转战香港楼市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频频出台的调控措施下,内地楼市迅速降温,但通货膨胀预期可能带来的货币贬值的压力,以及一直存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使手握重金的投资客急需为手头资金找到避险工具,他们开始把眼光转向外部市场,同属一片蓝天下的香港成了首选。
香港楼市优势明显
在北京望京地区炫彩嘉轩的底商,在十余家一字排开地产中介公司中,在玻璃橱窗上密密麻麻的房源信息里,一个“香港投资置业”的招牌格外醒目。该公司的地产经纪人小赵对中国商报记者说,这项业务新政前已经有了,但那时主要是为在望京工作的跨国公司员工转任香港提供租房服务,新政出台后,投资香港房产的咨询多了起来。
这位工作人员说,与内地比,投资香港物业还是有很明显的优势的。比如,可买卖楼花,180天后再供楼;香港利率处于降息通道中,月供利率比内地低;送精装修电器,作长线投资则可以租金抵月供。香港作为特区,很多国际企业集团将其作为进入内地市场的基地,一些国际大公司高层员工的进入,不仅使香港豪宅热销,租金也有稳步向上的趋势。另外,购买650万港币的豪宅,可申请投资移民。
数据显示,2009年香港楼价上升了32%。今年前两个月,楼价继续攀升,累计增加6.45%,比2008年楼价高峰期还高出5.37%。业内人士估计,今年上半年香港中小型住宅楼价将有5%至10%的升幅,豪宅则会有一成半的增长。
内地买家备受青睐
经络按揭转介近日发布的独立统计数据更揭示,内地买家在香港豪宅市场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有专做香港豪宅市场的经纪人透露,他去年接待的内地投资者中,有一批温州客,简单地问了香港购房政策和优惠条件后,立马就下了定金,仅定金就达2000万元。新近推出位于香港市中心的某楼盘,均价在每平方米13万元至 20万元之间,每套总价在1200万元至2000万元。尽管已是“天价”,但组团前来看房的温州客一次性拿下了50多套房产,总价达到10个亿。以恒基地产“天汇”项目以每平方英尺71280港元(合人民币约每平米70万元)刷新了世界住宅售价新记录,该天价豪宅的买家正是来自内地。
有着百年历史的香港老牌地产商香港置地集团公司同样看好内地迅速崛起的富豪群体。其旗下两大豪宅项目——上林和傲翔湾畔都位于香港岛核心区域,距离香港CBD中环均不过8-10分钟的车程,其中上林以总价7000万港币、名为“空中别墅”的复式单位,与总价达2个多亿港币、一层一户之楼王“天际华庭”最为瞩目。对比国内其他城市豪宅,上林和傲翔湾畔两大项目均拥有经典的维多利亚港美丽海景和青翠山景。其香港区住宅物业主要负责人黎汉群小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的买家主要由三类客户组成:一是香港本土富豪受新物业交通或品质吸引购置新屋,第二类是来自东南亚等海外的客户,第三类是来自内地的客户也是近期数量呈现上升势头的群体。内地买家主要来自北京、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下单很快很爽。
据香港业界人士反馈,不少香港楼盘的内地买家都呈现上升势头,很多项目来自内地的客户能占成总数的两成,傲翔湾畔更是达到4成。“除了地段优势和产品品质,项目体量和总价迎合了投资移民的要求,所以吸引了不少内地客户。”傲翔湾畔项目负责人周俊豪认为。香港投资移民的资金要求是650万港币,傲翔湾畔和上品单套总价都在此价位之上。据了解,这类客户多采取一次性付款的方式,很少使用按揭贷款,所以对银行利率政策波动不敏感。(中国商报 马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