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亭、道闸、监控室,这是记者在走访实施准物业管理改善工程后的老小区时,最常看到的。事故排查、24小时值班、一小时巡逻制,这是记者在探访社区准物业工作人员时,最常听到的。老旧小区的安保状况,在经历了社区准物业管理改善工程的洗礼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一位小区居民所说,从前想也不敢想的好事情,真的发生在了老小区里。
变门卫值班为秩序维护
入口处设立安全岗亭,发放统一安保制服,这是准物业管理改善给老小区带来最显眼的变化。看似简单的做法,却改变了整个小区的精神面貌。正如下城区王马小区工作人员所说:“我们的管理模式变得更加积极,安保人员更有责任感和自我认同,工作自然随之到位。”
老旧小区在封闭情况上,也是各有特点、难点。在假山新村,一条沿河道路清洁整齐,衬托得几幢沿河居民楼也十分安静,然而,随着胜利河美食街的改造,由最初的封闭变为半封闭,小区显得格外尴尬。胜利河美食街改造要求行人无碍通行,小区内3幢、6幢、5幢、27幢居民楼因此失去了安全屏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社区准物业在今年7月先后召开了3次听证会,征求居民意见,在胜利河边新建了200米长的空透式围墙,并在这几幢居民楼前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对沿河道路的巡查,以求最大限度地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停车难是老旧小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占地有限,难以拓展更多的车位,社区准物业管理办公室竭尽所能为居民创造方便。假山路小区开辟停车库房,为居民存放电瓶车提供便利;清泰门社区划出部分车位,由保安兼职停车管理,并采取错时停车制度,便于小区周围市场的车辆停放;王马社区在小区进出口进行往来详细的车辆信息登记,防止外来车辆占据业主车位……凡此种种,整洁了小区的环境,通畅了小区的交通,刮擦少了,纠纷少了,居民切身地体会到了准物业的实惠与便利。
变处理难题为安全防范
老旧小区曾经是入室盗窃、车辆失窃的多发地点。准物业的进入彻底改变了这样的状况。
在江干区南肖埠社区,物管处特意购置了5辆治安巡逻电瓶车,并聘请了两名专职夜间巡逻保安,在每天下午五点至凌晨一点,不间断地骑着安保巡逻车在社区内各条干道、各个角落巡逻,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防范效果,据统计,小区上半年未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准物业管理处还成功破获了一起系列恶意划车案。今年4月,在南肖埠小区5-6幢过道之间,先后有17辆车被划,为此,准物业特地购置了一个红外线摄像头专门对准被划车辆区域,以弥补监控死角,并加派15个安保人员进行轮流蹲点。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侦查,终于成功抓住划车黑手,给了广大车主一个交代,赢得了居民业主的交头称赞。
“和从前社区居委会在发生事故、产生纠纷以后再进行解决有所不同,社区准物业的功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从事故可能发生的源头上进行监管。”九莲社区准物业管理处朱主任这样说道。
因为小区地段特殊,聚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九莲社区的群租问题备受居民关注,朱主任说:“过去有连锁美发店在我们小区里群租,都是一些小年轻,不仅非常吵闹,也不注意维护环境卫生。我们就定期上门走访,不仅将群租情况登记在册,还要做租户的思想工作,邀请附近居民进行监督,将消防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今年年初,九莲社区内一户居民家中装修,将大批装潢材料堆积在小区道路上,为居民出行引来了麻烦,也埋下了安全隐患。物管处得知情况后,马上上门劝导,并协助清理,最终获得到了双方的肯定与支持。有了这样的秩序维护与疏导,老小区的居民纷纷表示准物业为业主带来了切身又贴心的安全感,生活也变得更加安心与舒适。
|